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乱象频出:低价倾销与恶意哄抬并存

    近年来,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,国产品牌在影像、监护、手术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。然而,在市场繁荣的背后,一些售卖乱象却引发行业和监管层的广泛关注。

    贱卖倾销,扰乱市场秩序

    部分经销商为快速回笼资金,采取低于成本的“贱卖”方式,甚至以“二手机冒充新品”“低质机冒充合规产品”等手段冲击市场。这类行为短期内可能吸引客户,但长期会造成行业价格体系失衡,挤压合规厂商的生存空间,最终影响医疗服务质量。

    在多个地区的医疗设备集采中,高端设备如 DR(数字 X 光机)、高端超声设备、32 排 CT、3.0T MRI 等也被压到非常低的中标价。某些中标价远低于市场参考价,引起行业内“内卷”和担忧。这些极低价格可能无法保证设备的质量、售后服务等,从而扰乱正常市场秩序。

    恶意哄抬,虚高报价层出不穷

    与“贱卖”相对的是恶意哄抬价格现象。在部分高端设备或短缺耗材领域,经销商通过层层加价、虚假宣传,将设备价格抬高数倍,导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采购成本畸高。部分企业甚至利用信息不对称,诱导海外买家高价购入普通型号,严重损害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国际口碑。

    例如河北定州市吉康医疗器械经销处的案子,他们无备案、无合法经营许可,却以“讲师”演示等方式宣传设备功能,诱导用户购买,并在定价上借宣传影响“价值感”,造成消费者误买高价但可能价值与实际性能不匹配的仪器。

    监管与行业自律迫在眉睫

    业内专家指出,医疗器械不同于普通商品,其价格乱象不仅影响企业竞争,更直接关系到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患者利益。随着国家对医疗反腐、行业合规监管的加强,未来有望通过强化透明化招标、建立价格公示机制、完善二手设备流通标准等方式,逐步规范市场。

    恶性竞争只能带来短期利益,唯有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,才能在全球市场立足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。医疗器械企业亟需通过技术创新、合规经营、品牌建设,推动产业链走向高质量发展。

    在此背景下,我们平台立志成为一个透明、合规、可信赖的全球医疗器械流通平台。我们的愿景是通过严格的供应商审核与产品追溯,构建可信的供应链,确保每一台设备来源可查、品质可控;推动价格透明化,打破信息壁垒,让买卖双方获得合理、真实的市场价格,避免虚高或恶意压价;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国际化渠道,赋能全球流通,使优质的中国医疗器械真正走向世界,服务更多医疗机构与患者;同时倡导行业自律,通过专业资讯、数据报告和合规标准的分享,引导企业迈向高质量、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道路。我们相信,医疗器械不是单纯的商品,而是关乎生命的工具。Globalmedcycle希望通过平台的力量,重塑行业信任,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在全球舞台上以品质与价值,而非价格战,取胜。

    沪ICP备2025140265号
    在线客服